科研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教授阐释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融合新范式

2025-11-10 

11月7日,广州华商学院“新工科”专家讲堂(第二讲)在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为响应华商科教集团廖榕就董事长和胡军校长关于华商学院新工科建设的规划,由数字化技术与应用研究院和教师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特邀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教授担任主讲嘉宾。郑教授以“在科学教育中统筹开展工程技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从时代背景、教育理念变革、实践路径及典型案例等多个维度,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关于科学教育与工程技术教育深度融合的思想盛宴。

本次活动由科研处处长何剑主持。莅临现场的领导还有副校长余家军、校长助理李远飞、发展规划处处长黄跃雄、华商数字化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院长彭秀东、产教融合办公室主任唐明琴、科研处副处长陈宏敏。

余家军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本次讲座是学校推进新工科建设、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他勉励师生把握与顶尖学者对话的机会,将前沿理念融入教学与学习实践。

彭秀东院长发言,鼓励同学们立足新工科发展机遇,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郑永和教授在主题分享中指出,面对智能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传统以知识传授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他强调,科学教育必须向素养导向转变,强化工程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融合。他提出,未来的教学应以项目式学习、任务驱动为核心,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并动手完成,从而将知识学习融入解决实际问题的完整过程。

他还结合了香港“赛马会探索科学”计划课程、国防科技特色课程、“做飞机”航空科学课程等案例,生动展示了跨学科教学资源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效果,为我校新工科课程设计提供了宝贵借鉴。

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就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融合、区域创新文化构建、科学问题提炼方法等议题与郑教授展开交流。其间,发展规划处黄跃雄处长就我校新工科建设的战略路径进行提问,郑教授的回应为学校未来的特色化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

本次活动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郑教授的分享高屋建瓴、内容翔实,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令人深受启发。本次“新工科”专家讲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校教育改革与新工科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我校在推动跨学科融合、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关闭